首页

最新女王丝袜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9 23:15:33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19700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登广告吁救台湾教育 区桂芝指现行课纲绑架所有师生

据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统计,2月10日-17日,春节长假期间,合作区共接待游客76.6万人次,其中,初一到初七迎客约70.6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近四成,文旅业迎来龙年“开门红”。

第二届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在澳门举行

2017年至2023年,矿井在自然减员37.2%的情况下,通过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人均产值提高13.49%,持续增强了矿井减人、增安、提效发展能力,让安全生产由“人治”走向“数治”。

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首次落户亚洲

研究人员表示,在r2rCLIP面世前,如果想打印出一批大颗粒,需要人员手动处理,这个过程进展缓慢。现在,r2rCLIP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每天制造出多达100万个颗粒。借助新技术,他们现在能利用多种材料,快速创造出形状更复杂的微型颗粒,如利用陶瓷和水凝胶制造出硬颗粒和软颗粒。其中硬质颗粒可应用于微电子制造,而软颗粒可应用于体内药物输送。

“走进博物馆过大年”再次走进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3月初,梅江区“百会助百镇万企兴万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会召开。11个市、区商(协)会与全区7个镇(街)结对共建,第一批20家会员企业与20个行政村达成结对帮扶意向。

数说“新”变化丨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同比增长29%

当天的迎春诗会作为石河子2024年“诵读工程”启幕的首场文化盛宴,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诗歌与音乐等艺术种类。《春天的交响》《鼓点上的戈壁明珠》《百纳军衣》《依然年轻的城》等朗诵作品依次上演,既有热情洋溢的集体朗诵,又有深情款款的个人演绎,情感与辞藻的碰撞共同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展现了有着“诗歌之城”美誉的城市文化魅力和热爱阅读、崇尚文化的良好风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